新闻动态

斯坦福心理学家指出:请远离身边那些,正能量爆棚的人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图片

相信没有人不愿意与充满正能量的人相处,因为他们就像是天生的乐观派,即使遇到天大的难事,也都坚信能熬过去;他们的人生准则就是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

图片

所以,与他们相处,自己会觉得浑身轻松,仿佛世间所有难事都变得简单了。可是,斯坦福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却指出:“一定要远离身边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。”她为什么这样说呢?

图片

正能量“害人不浅”当我们遇到难事,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,劝我们“想开点”、“多大点事,比你难的人多的是”、“保持乐观的心态,好运自然来”等等;而诸如此类正能量的话,他们张口就来,乍听上去,让人心里确实很舒服。但是,如果经常听这种正能量的“心灵鸡汤”,对我们真的有益吗?有一句话特别流行,时至今日仍旧为人们歌颂,那就是英国诗人雪莱在《西风颂》中写道:

“冬天到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

不可否认,这句话充满了正能量,带来了积极作用,常被拿来安慰身处难关的自己。

图片

可现实却是中国作家路遥在《平凡的世界》所写的那般:

“时令已快到惊蛰,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季看来要过去,但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。”

冬天确实不会一直停留,春天也一定会来,这个过程一旦特别长,你若一味的乐观等待,恐怕你就看不到春天了。因此,如果你一直和正能量爆棚的人在一起,不见得是好事,下面就来看看斯坦福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。

图片

负能量也是永动机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凯利·麦格尼格尔(Kelly McGonigal),用8年的时间跟踪调查了3万人,只问了这些人2个问题:“过去的一年,你感受到压力了吗?”“你如何看待压力?”调查结果显示,认为压力有害的人,死亡风险居然增加到约43%,相反,认为压力是正常的,人们的死亡风险比较低。

图片

根据此数据,她对大家说“压力本身没有害,有害的是我们认为压力有害。”当我们有了压力,正能量的人,他们的话刺激我们分泌更多的多巴胺,表面上消除了负面情绪;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,只要我们停下来,脑子里不由自主想起那些难事,然后,心中就生出浓浓的焦虑情绪。结果,我们戴上了“假开心”的面具,要么忽视压力,要么逃避压力,压力并没有被正能量带走,甚至有可能更多。再来看负能量,它让我们压力山大;但有句话说的好“压力就是动力”,如果将负能量化作动能,我们去想办法解决问题,用实际行动消灭压力,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?

图片

答案呼之欲出,你会发现,无论是自身各方面的能力,还是内核,都变得更加强大了。所以,当你学会了消灭负能量三部曲,负能量就会成为永动机,让你成为真正的强者。

图片

消灭负能量三部曲这其实是凯利教授的“压力思维三部曲”,学会它,负能量就会是你的“好朋友”。我们先要正视压力,不要害怕,深呼吸一口气,让自己安静下来,用心去感受它,然后思考源头是什么;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有了压力,追根溯源,才能对症下药,从而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。

图片

接下来,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压力,凡事皆有两面性,压力亦是如此,它带来麻烦的同时,也具有一定的价值。比如,你工作做的不够好,你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骂,你觉得压力好大,心情烦躁,还会觉得委屈;这时候你要冷静,情绪稳定之后,发现压力的源头是自己技不如人;那换个角度看,压力是提醒自己有进步的空间,改正错误后,你就的经验又多了,坏事变成了好事。谁又不喜欢好事呢?想到是好事,你就能与压力友好相处了,心情顿时就轻松了。最后,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做;等解决了压力,你就拥有了“压力应对策略”,下一次再遇到压力,有了前面成功消灭压力的经验,自然而言就没那么慌张了。渐渐的,我们就有了自信,内心变得强大起来,小难题迎刃而解,大难题从容应对,时间久了,我们就会成为一个不惧大风大浪的优秀的人。

图片

学会这三步曲,习惯压力相伴,勇敢面对,积极解决,而不是只接受正能量,一味的排斥负能量;就像凯利教授所说,不要用“我认为……”思考压力是不是有害,因为压力本身与好、坏没有关系。记住了吗?一定要远离正能量爆棚的人,要用消灭负能量三步曲解决压力。-The End -作者-刘森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大小单双出长龙的规律破解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